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,具有高發(fā)病率和高致殘率,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社會功能。抑郁癥的病因復雜,涉及遺傳、環(huán)境、神經生化等多個方面。為了更好地研究抑郁癥的發(fā)病機制和藥物療效,科研人員開發(fā)了多種動物模型,其中慢性不可預知溫和應激(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, CUMS)模型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抑郁癥動物模型之一。
通過CUMS模型,研究人員可觀察到實驗動物在行為、生理和神經生化方面的改變,如行為抑制、增加糖皮質激素水平、神經遞質改變等。這些改變類似于人類抑郁癥患者的表現(xiàn),為揭示抑郁癥的病理生理基礎提供了重要線索。同時,CUMS模型也為評估新型抗抑郁藥物的有效性提供了實驗依據。
一、造模方式
實驗動物:6-8周的ICR小鼠
造模時長:5周
指標觀察:行為學強迫游泳或ELISA
造模步驟:按照下表的順序進行CUMS模型構建
時間 |
周一 |
周二 |
周三 |
周四 |
周五 |
周六 |
周日 |
應激源 |
夾尾 |
頻閃 |
潮濕墊料 |
噪音刺激 |
束縛 |
45°飼養(yǎng)籠傾斜 |
禁食 |
二、實驗結果
(1)強迫游泳實驗結果
模型組相比空白組在強迫游泳中的掙扎行為更少而漂浮行為更多,一定程度上說明了模型組產生了抑郁樣行為。
(2)血清五羥色胺結果
模型組相比空白組血清中五羥色胺含量較低,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模型組出現(xiàn)了抑郁樣行為。